碩士論文遇到大瓶頸

CCHsu
Jul 30, 2021

--

東京奧運延期了一年終於如火如荼開打,我的碩士延期了一年終於接近尾聲,論文即將在兩個月內收尾。由於我已文思枯竭,決定以此文來寫一下我的碩士論文在幹啥,沒有任何方程式所以敬請安心閱讀。

蘇黎世動物園廣告:「最高的蘇黎世市民」,搭車看到覺得很可愛差點來不及拍照所以很糊

預知未來

一言以蔽之,我的碩士論文要預知未來(跟勇吉拉無關)。從古希臘時代至今,預知未來一直是大家的夢想,如今 2021年我們已經可以精準預測明天幾點日出、幾點日落、下次日食、月食甚至哈雷彗星來是什麼時候(下次通過近日點:2061年7月28日)。但在其他方面依然還有許多困難,像是要精準預測明天天氣(相信大家都有被天氣預報欺騙的經驗)、颱風動向(到底要不要放假)、股票走向之類的。想起來很神奇,我們可以知道下次哈雷彗星來的日期,卻無法知道自己明天的心情。

至於我的碩士論文要預測的東西不是天氣、不是股市,而是要預測機器(你印象中任意工廠會看到的任意機器)什麼時候會壞掉,換句話說,我得幫機器算命。「山雨欲來風滿樓」當你看到風滿樓你就知道山雨要來,而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機器欲壞XXX」,我得去找機器壞掉的前兆XXX是什麼,還有怎麼藉由這個XXX來預測機器還有多久會壞掉。通常前兆出現距離真正壞掉還有一點時間,而這機器剩餘壽命可稱為 remaining useful life。至於要怎麼達成這件事情又是另一個故事了,這邊我就不繼續講下去,因為我還沒想到要怎麼做。

Photo by Chris Henry on Unsplash

人也可以嗎

前幾天在路上漫無目的遊蕩時想到這個概念也可以用在人身上,雖然聽起來有點變態。岔題一下,只要沒下雨我現在每天都喜歡在路上遊蕩,因為聽說人在漫無目行走時容易有新想法(雖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通常走一走只覺得腳很酸。小故事時間,哲學家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每天下午都在固定時間在固定的路上散步,所以鄰居們都把他當成時鐘。小故事中的小故事,他的家鄉普魯士哥尼斯堡 (Königsberg) 現在已經變成俄羅斯加里寧格勒 (Kaliningrad)。

假設你每天 apple watch 或小米手環那些 data 都存下來,加上健康檢查、每天的飲食、居住環境溫度、濕度、空氣品質、運動等等任何感覺可能影響壽命的 data,我想應該可以算出人的 remaining useful life (聽起來好殘忍,想像輸入所有資料之後有個 app 跟你說:你大概還有 87年 8個月又7天喔!好好把握!)。我想儘管未來某天這個東西真的出現了,大多數人應該還是不會想知道,反而你的保險公司可能會很想知道。

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 (Kaliningrad),夾在波蘭跟最近上新聞的立陶宛之間

太多

先前做 project 的經驗都是 supervisor 說啥我做啥,他提供想法,我照做,接著再跟他說,你的想法好像少了這個或多了這個,修正後再出發。有點像是開車有導航,我只要照開就好,而且我知道目的地大概在哪。而這次沒有人幫我導航了,我必須自己找路,甚至可以說是連路都沒有,我要做的事情是開疆闢土。

回顧這一路走來真的是可用篳路藍縷來形容,不過想想對於未來也是因為未知才有趣,如果全部劇本都已經公諸於世,那好像也沒有什麼好玩,而且秩序可能會就此崩解。所以希望兩個月後我的碩士論文能預測未來,但不要預測太多。

--

--

CCHsu
CCHsu

Written by CCHsu

蘇黎世金城武 at ETH Zürich | 一大堆廢文 | 所有文章列表 https://chichinghsu.github.io/index/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