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 YouTube 重度使用者,本文決定用 YouTube Data API 來撈阿滴英文從 2017以來連續三年的愚人節影片留言,看一下這三年留言趨勢有什麼變化。第一次嘗試寫技術性的內容,請多指教。懶得看細節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看結論。
Introduction
阿滴英文是台灣少數三個訂閱數量達 200萬的 YouTuber之一(今年年初時達 200萬訂閱),他們從 2016年起每年愚人節都有發布愚人節影片,十分有創意。在此用 YouTube Data API 做個簡單小分析,分析這些愚人節影片的留言行為。這些愚人節影片的標題如下:
2016 【愚人節】阿滴彩妝頻道介紹影片
2017 【愚人節】我要離開這個頻道了。
2018 【愚人節】我其實沒有妹妹。
2019 我開了一間全科補習班。
但是 2016年的那支影片是發在「滴妹」頻道底下,並不是在「阿滴英文」的頻道發布,且觀看次數 (267,367) 低於另外三支很多,所以就不列入本次分析範圍內。下表為這三支影片的基本資料。
此文將討論平均留言字數、留言粉絲人數、粉絲於不同年份的重疊數等等與留言相關的數據。有沒有人連續兩年都留言?甚至連續三年都留言?先說結論,有,但不多。本文使用的資料皆來自 YouTube Data API ,撈出這三支影片中的所有留言資料,使用語言為 Python,通通撈起來!以下資料皆擷取於2019 年 04 月 13日。
Results
留言者是否重疊?鐵粉?韓粉?
這邊先假設會留言的人都是粉絲,那麼每年的粉絲相同嗎?是同樣的那群人(這群人?)嗎?有沒有人連續兩年都留言?甚至連續三年都留言?讓我們來看圖說故事。
從左圖(PowerPoint 萬能)可以看到 2019年有 7706位不重複的使用者在影片下面留言,2018年則有 8568,2017年有5675位。
有 327位民眾在 2017年與 2018年的愚人節影片都有留言,有 486位民眾在 2018年與 2019年的影片都留言,依此類推。核心的那 49位民眾我們可以稱之為「鐵粉」,在三年的影片中都有留言。
我們來看看這些鐵粉這三年間分別說了什麼,隨意取幾個來看看:
鐵粉一號
2017: '4/1'
2018: '4/1來囉'
2019: '愚人節由一天升級到七天了嗎﹖'鐵粉二號
2017: '你想嚇使我啊QAQ'
2018: '還是整個YouTube的Youtuber都是假的(゚Д゚)'
2019: '未看先猜愚人節影片'鐵粉三號
2017: '不要叫阿嬤說謊啦XDDD'
2018: '原來我遇見的3D投影的滴妹!?好真實啊!'
2019: '愚人節快樂!'
有蠻大一部分的人是第一次留言,連續兩年甚至三年都留言的人非常的少,不知這是否代表粉絲的組成緩緩地在變化。
2019年補習班影片出現的 YouTuber,誰被提到比較多次?
2019 的影片大致上是在說他開了一個補習班,裡面其他 YouTuber 擔任各科老師。我們把 2019這部影片的全部留言丟進「結巴分詞」(一個非常好用的中文分詞系統)裡面,然後再看這些詞出現的頻率,請見下圖。在此大膽宣布,女性聲量大於男性。這可能可以當作以後要找誰 Feat 你影片會比較有話題性的參考。
這邊我自己想了不少組字詞,像是 Joeman就包含了「九妹 50次 + JOEMAN 1次 + Joeman 17次 + joeman 7次 + 九面 3次」;呱吉就有「呱吉 106次 +議員 29次」等等。當然這些詞可能取的不是很精準,也許留言中會提到其他議員。上圖中所有人都有出現在影片中,應該沒有漏掉誰(吧)如果有的話請跟我說一下。其他沒出現在影片中的 YouTuber也有不少出現在留言中,例如小玉出現 93次、放火 90次、展榮 84次、展瑞 57次、千千 40次、魚乾 34次、HowHow 24次等等。亂下個結論,阿滴的觀眾群跟小玉、放火及展榮展瑞的重疊度頗高。
順帶一提一些比較有趣的詞出現的次數
'😂', 2445
'愚人節', 1940
'假', 769
'快樂', 668
'騙', 303
'妹妹', 239
'綁架', 201
'笑死', 124
'退訂', 120
'警察', 50
留言字數
接著我們來看每年影片留言字數的變化,2017年平均留言字數為 18.18字,2018年為 19.78字,而今年則為 18.37字。須注意字數是用 Python的 len()去算的,所以例如英文 ‘Hello’ 會算 5個字,而「阿滴英文」則算 4個字,表情符號「😂」算一個字,空格也算 1個字。下圖可以看到不同年份留言字數的分布,下圖最大值只取到 60字,因為超過 60字的回覆並不常見,大多數的回應字數都集中在 3到 20字。這三年間留言字數趨勢並無太明顯的變化。
「總留言數」、「留言數」、「使用者數」、「平均留言字數」、「最長留言字數」
「總留言數」包含「留言的留言」數量,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在留言下面留言,這樣就算兩個留言;而「留言數」只算主留言數量,不含「留言的留言」。以下圖為例:總留言數 = 3,留言數 = 1。
「使用者數」則為在「留言數」中不重複的的使用者,也就是說如果有個瘋狂粉絲留了 10則留言,留言數 = 10 但使用者數 = 1。依比例(半島)來看的話,這三年「留言數」比例 (0.264%, 0.292%, 0.415%) 呈現上升的趨勢(「總留言數」比例也是上升)。也就是說 2017年時每 1000個觀看次數會有 3.22 個人留言,2018年時有 3.6個人,2019年上升到 4.76個人,但每個人留言的字數在三年內並無太大變化。也就是說越來越多人願意留言,但他們的話並沒有比較多。
Conclusions
- 你還真的直接拉下來看結論,好吧,讓你看
- 會留言的人不到百分之一是菁英中的菁英,但會留言的人數逐年上漲中
- 留言平均字數 18~19字左右,三年來沒太大變化,大家話並沒有變多也沒有變少,也沒有懶得打字
- 大家很喜歡這個臉 😂😂😂😂😂😂😂😂😂 出現了2445次
- 三年都有留言的民眾有 49位,鐵粉值得頒發獎牌
- 寫這種文章好累啊,歡迎批評指教,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開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