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午後雷陣雨還下冰雹

CCHsu
Jun 30, 2021

--

烏雲密布周一早晨蘇黎世輕軌電車上有位男子坐在座位上看著窗外,突然間一陣不適,他的心臟不再跳動,輕軌電車繼續在城市中來回穿梭了約六小時後才有人發現異狀並通知列車駕駛,但早已來不及。

Photo by Claudio Schwarz | @purzlbaum on Unsplash

斷斷續續寫了兩年半

數日前看到此新聞不知何故突然一陣鼻酸,新聞留言有人撻伐科技冷漠,我倒覺得真應好好把握當下。我們每過 60 秒就過了一分鐘,每天都撕下一頁日曆,但卻不知道日曆有多厚嗚嗚。兩年半前聖誕節,室友歐洲人都回家過節,我在過於安靜的家中想著真該紀錄一下生活,所以就開始寫這些廢文。沒想到後來變成一種剖析、認識自己的管道。

讀了好久的碩士終於要畢業了,每天都在思考自己到底是誰?到底想要做什麼?翻了翻舊文章之後發現真是成長的軌跡,也許這些就是我有興趣的東西吧。陸陸續續看到不同民眾離開學校之後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把這些當作參考,想想自己想要哪種生活。沒想到輪到自己選擇時還真不知道怎麼選,不過至少我還有選擇吧。

隱藏市區神祕地下碉堡

https://goo.gl/maps/AaEdgWhuvdqgErRV9

換個主題,每天仔細觀察運動 Part II。先前就一直聽說瑞士到處都藏著很多以前留下來的碉堡,但都沒有去一探究竟。直到前幾天在學校附近散步時突然發現這個神祕的碉堡,但我太興奮忘記拍照,所以就以 Google Maps 街景呈現(見上圖)。門口寫著禁止進入,所以我就很遵守規則的在外面遊蕩了一陣子想一探究竟,結果過沒多久直接開始下冰雹,傻爆眼。回家 Google 發現居然專門有個網站在介紹蘇黎世防衛計畫。還附贈一本書有電子版 pdf,仔細看發現在書中第 85 頁有介紹這個神秘碉堡。

這碉堡居然有約 30 公尺深,整整十層樓(見下圖)分成兩半:樓梯間與軍事空間,在地下九樓的地方可以連結到目前給火車行走的隧道。這個碉堡現在被用來當作火車隧道的緊急逃生口。以前曾有軍隊駐紮,據說軍隊可以直接從這邊上火車不露痕跡的前往各地。網站裡面有更多詳細的內部照片,看起來保存的還不錯,可惜現在沒有開放進去裡面參觀。下次來蘇黎世時別忘了多看它一眼。

https://www.limmatstellung.ch/docs/Bunkerwanderfuehrer_(02.06.2014).pdf

知之為知之啊

再換個主題:裝懂仔事件。以前我只要聽到有人在高談似是而非的訊息我就會忍不住糾正或問個詳細(年輕氣盛?內心總有個聲音,以阻止錯誤知識傳遞為己任),後來發現每次氣氛都會變僵,因為被指正者第一反應通常都會先否認「不是啊」,就算最後發現你沒錯,對方也會沒有台階下,造成一陣尷尬,有些人還會見笑轉生氣。所以現在我都抱持下圖的態度,除非是在學校認真學術 meeting 才會提出異議。

興奮到模糊

裝懂仔事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但還好我已經不會再發作了。舉例說明:前幾天足球法國對瑞士(瑞士晉級全國高潮),看球時有人問說為什麼瑞士簡寫是 SUI?我很欣賞提出問題的人,不過這時候裝懂仔出現,他回答:因為瑞士的德文是 SUI 開頭(肯定句)。還好此時另一個人說,德文應該是 die Schweiz 吧,跟 SUI 沒啥關係啊,至少看不出哪裡有 U 。接著裝懂仔二號說,不是啦是瑞士德文,跟德文不一樣(其實這有部分真,瑞士德文的確跟德文 (Hochdeutsch) 不一樣)。只是瑞士德文的瑞士通常寫成 Schwiiz ,還是沒有 U 阿…。眼看眾人就要被說服了,另一個人 Google 後說,喔是法文啦,法文的瑞士是 Suisse(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好像就是這樣寫)。至於為什麼瑞士除了 SUI 之外又會稱為 CH 呢,請看下篇。

多多關心身邊的人

多多好像是某神奇寶貝的名字?還是嘟嘟,有很多頭很像鴕鳥那一隻,總之記得要多關心身邊的人,捷運公車上坐旁邊的也要關心一下。也許是我想太多,總覺得我們很難知道自己不知道。下次聽到身邊有人開始高談闊論時請記得 Google 很好用,這也適用在此文,非常有可能我有寫錯什麼資訊,歡迎大家指證,我已經準備好台階。

--

--

CCHsu
CCHsu

Written by CCHsu

蘇黎世金城武 at ETH Zürich | 一大堆廢文 | 所有文章列表 https://chichinghsu.github.io/index/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