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將近,反思了一下為何從我到瑞士開始讀碩士之後一路跌跌撞撞。本篇為個人內心小劇場,慎入。
前言
這邊學期只有 13周,對比台灣的有 18周,也就是說在台灣每六十秒就是瑞士的一分鐘,台灣每學期都比這邊多上了一個月的課,照理說教課的量也會多出一個月,到瑞士後考試內容理應變少,怎麼反而無法應對呢?先看前情提要
以前在台灣時的課評分方式大多都是作業 30%、期中 40%、期末 40% 或者兩次期中各 20%之類的,有時候還有點名 10%(真的不想嘴),不過這邊的課幾乎都是期末考 100%,考爆直掰。
我在台灣怎麼準備考試?教授勾的習題寫一寫,考古題看一看,考試的時候化身為解題王,題目來我就解爆它。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算,但我知道這樣算就對了。經過了大學五年後(偉大的岩壁),不知不覺養成了這種有點便宜行事的心態,不去搞清楚背後的原因,反正只要可以就好了。就像一開始學 coding 時都不寫 function ,也不寫註解,反正 code 可以跑就好了,結果過了幾天之後完全看不懂自己寫的 code。這種「只求有、可用就好」的心態讓我不會想從頭至尾去理解一件事情,也讓我現在吃盡了苦頭。
我在海中漂
現在準備考試像是在大海當中尋找被教授撒入海中的拼圖,好不容易找到之後(也不一定找得到)還要把它們重新拼回來。在台灣比較像是尋找遺失在海中的考古題與習題們,找到之後快點寫一寫,沒有 90也有 60。
不過在今天這個「知識零碎化」的時代,擁有提煉知識的技巧非常重要。資訊散落在網路世界中各處,儘管許多資訊半真半假。當今天遇到一個全然未知的新題目、新觀念時,我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把整個資訊組織起來,轉為知識並吸收,這取決與我的背景知識還有思維模式。而這組織的能力是我在大學時並沒有培養起來的能力,也因此碩士生涯得付出更多。
在組織過程中,廣泛的背景知識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腳色,當涉獵的領域越廣泛,你就越有 sense。大量閱讀是一個方式、擁有源源不斷的好奇心也是。也許這個世界其實是 fully connected ,所有的東西都跟所有的東西相關。以前會覺得上課學一堆 543 以後根本不會用到,最近漸漸發現所學的是一種思維模式、是一種工具、是人的 potential。以前也會覺得,唉學一學考完試就忘了,但最近漸漸發現,有走過都會留下痕跡,你十幾年沒聽我難過(一段愛與夢想的故事),我現在放你還是會唱,已經烙印在心中了。
尾聲
孰優孰劣?台灣的學期在上完課後第18周馬上就是所謂的期末考周,所有的課都會在那一周內考完,可以說沒有多餘的時間與力氣讓你去理解前因後果。在這種情況下,我養成了頗強大的 implement能力,可以把習題解答、考古題迅速消化,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樣,但我知道這樣就可以。也知道如何把現成的東西取下我要的部分拿來用,像是在網路上抄一段 code,儘管我不知道背後的原理。另外,考題變化也比較少,通常都是計算題,算爆就對了,不會問一些有的沒的。
而在瑞士這邊學期結束之後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讓你讀書(或者放假),一個月後才開始斷斷續續的期末考。所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來組織,徹頭徹尾的理解。可培養出極強的組織知識能力,但所花費時間較長。考試題目也較多元,常見許多問答題,而且很喜歡 necessary condition 跟 sufficient condition 這類邏輯的東西。題目類似像是「我們都知道這可以這樣算,那如果今天我另外這樣算,會有問題嗎?如果有問題,請說明哪邊會有問題。如果沒問題,請說明為什麼沒問題。」
最近也發現我其實對事情很少自己原創的看法,幾乎都是人云亦云,快速 implement別人的想法。今天看到某個觀點好像很有道理,就拿過來講。明天又看到另一人說另一個觀點,又好像很有道理,又變成自己的觀點(風向帶起來),但從來沒有自己原生的想法。現在當我需要發表看法時,我常常不知所措。
不知不覺又寫了一堆,送大家一句話
在震耳欲聾的網路上,寫作顯得多麼徒勞沉重,多麼荒謬。
《浮生草》 — 柯裕棻
好書推推(非業配,誰要找一個 7 followers 的業配啦)